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難爭土地正義 南韓和平里成追憶


【記者呂苡榕台北報導】1945年日本戰敗,美國與蘇聯達成協議,以北緯38度線作為停戰線,從此南北韓分立。1950年韓戰爆發,美軍勢力重回亞洲,以聯合國軍隊名義駐紮南韓。1953年美韓簽訂《美韓共同防禦條約》,美軍從此常駐朝鮮半島南部。

2004年,龍山基地預計搬遷至首爾以南70公里的平澤地區,當地農民遭迫遷而反彈,抗爭活動吸引學生、社運人士前往大揪里支援,協力建造一個新社區──「和平里」。紀錄片「和平里的回憶」記錄了3年間運動者與居民共同抗爭的生活紀實。

「我們還能在這裡種蘿蔔、醃白菜嗎?」當地的大嬸面對鏡頭,憂心地問。

由於南韓國防部阻撓當地種植,拆遷工程未曾停止,居民對於生活相當憂心。雖然搬遷有補償金,但居民不願離開,他們說:「我們離開要怎麼生活?我們吃住都靠那塊地。」

政府強奪農民生活與台灣土地徵收狀況相似,微薄的補償金打算買斷居民幾代的記憶,不論是因為國防理由或是財團開發,都不曾想過土地對居民的意義。

紀錄片中,居民在燭光晚會上緩慢地說,自己的心願很小,只想和家人留在這裡。

進駐當地的運動者,為了鼓舞抗爭士氣,用居民的生活舊照片,布置了「居民歷史館」。雖然國防部宣稱是拆除空屋,但所謂「空屋」卻是充滿當地記憶的地方,他們將一張張結婚、生子、畢業、耕作…的照片放在牆上,喚起居民堅定的情感。

除了破壞當地一般性的耕作之外,國防部也限制外人進出,許多前來支援的學生在巴士上遭警方盤查,要求下車。國防部企圖讓大揪里斷絕與外界聯繫。

勘查的官員進入當地便高喊這是國防部的土地,讓居民氣憤難平,國防部同時也出動怪手強制拆遷和毀田。

類似的場景也發生在台灣的苗栗大埔里,地方政府以警力包圍、封鎖對外交通,強調徵收已完成,強制整地工程,不顧居民意願,直接將挖土機開往田裡。

在三峽大漢溪畔的三鶯部落也遭遇好幾次地方政府以怪手強制拆屋。即使聲援者要求停止執行,也不曾動搖過他們將房屋夷為平地的決心。

2006年,韓國和美國正在進行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大揪里居民與聲援團體前往南韓各地遊行,希望連結更多人關注駐軍問題。由於當地居民多為農民,而當時南韓農民也反對FTA,在農民大會上,居民聲淚俱下的希望全國農民一起聲援。

僅以鐵盒埋下回憶雖然基地擴建引發迫遷爭議,但靠近美軍基地的其它地方,卻因為美軍駐紮而新增了商業活動。許多街道多了供應美軍消費的場所,平澤市也舉辦大型慶典,宣示「美韓一條心」的信念。附近的美軍並不知道居民反對基地擴建,也不了解迫遷狀況。

即使抗爭行動曾走向全南韓,但是2006年下半年,居民陸續搬走,2007年居民達成共識,願意與國防部討論協商條件搬遷,雖然有部分居民希望繼續抗爭,最後仍尊重多數決定。

「身為農夫,一旦放下鋤頭,就沒什麼好說的了。」面對搬離,即使充滿不捨與無奈,但以單薄人力對抗國家機器,對這群年老的居民實在太過沈重。離開前,居民將一些物品放在鐵盒中,一起埋在當地學校的操場下,也埋下對土地的感情。

生活方式已遠離土地的人來說,或許無法理解他們的執著。紀錄片的最後,聲援者默默離開,只剩下空蕩蕩的房子以及寫滿眷戀的標語。平澤基地則預計2015年擴建完成。

文章來源: 台灣立報

推薦網站: 信貸代償, 二胎, 房屋借款, 當舖, 房屋借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