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防洪兼拚觀光 一舉兩得


〔記者蔡宗勳/專題報導〕你可以想像嘉南平原出現擁有湖光山色、景致美不勝收的湖泊度假村嗎﹖這可不是海市蜃樓,只要政府有遠見、展現魄力開闢庫型滯洪池,不僅一舉解決患夢魘,更有機會吸引國際旅館業者進駐打造六星級度假村,可說是讓嘉義地區鹹魚翻生的契機。

嘉義縣平地農田雖然大部分屬於嘉南大圳灌溉區,但稻作絕大多數受限於三年兩作規定,也就是三年才能輪種兩季二期稻,跟台南縣一年兩作可說是天壤之別,農民為種植收益較好的一期稻,只好斥資挖井取,不僅成本高,也助長非法井、加速地層下陷的環境惡劫。

根據統計,嘉義縣合法井有2445口,違法井則高達3萬2000多口。而且因農漁業用需求方興未艾,數量仍持續增加中,政府一方面欲祭出公權力強制封井,但另一方面又得考量農漁民生計,往往難以遏阻地層下陷的生態危機。

但若現實生活中擁有「庫型滯洪池」,就可以利用夏秋貯存的洪來灌溉一期稻作,如此一來,農民用無虞,就可種植具競爭力的農作、確保收益﹔其次稻米產量增加,台灣不用擔心缺糧;政府也能順利執行封井,不會有超抽地下的困擾;當然蓄積的洪還能挹注地下,地層下陷問題跟著迎刃而解。

文章來源: 自由

推薦網站: 當舖, 買屋, 賣屋, 台灣房屋, 中信房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