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大陸9月CPI 3.6% 23月新高


旺報【記者師瑞德/綜合報導】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達3.6%,比上個月增加了0.1%,創下23個月來新高;其中,作為CPI領先指標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也較去年同期上漲4.3%,也透露物價在未來仍存在通膨的風險。

連續8個月處負利率

大陸央行日前突然宣布自20日起上調存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外界解讀為通膨壓力持續增加而不得不採取的舉措。《21世紀經濟報道》也指出,9月數據顯示通膨壓力持續加大。

今年1月到9月CPI較上年同期成長2.9%,增速高於1月到8月的2.8%;9月當月CPI較上年同期成長3.6%,增速高於8月的3.5%,連續第3個月突破3%的調控目標,CPI累計增速更進一步逼近3%的全年調控目標,為大陸央行週二晚間突然宣布加息,提供了解釋。

但即便與最新調整後的基準存款利率相比,9月的物價水準使得大陸仍連續第8個月處於負利率。

另外,作為CPI領先指標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今年前9個月累計較上年同期增長5.5%,增速略低於1月到8月的5.6%,但也透露物價存在上漲風險。

食品價格上揚是9月CPI走高的主要原因;中金公司宏觀經濟分析師表示,由於9月假期較多,消費旺盛推動了肉類和糧食等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此外,蔬菜和水果價格受氣候轉涼和節日因素影響,漲幅也較大;美林亞太區經濟學家陸挺指出,如果扣除中秋假日影響,9月CPI增幅將有所下降。

至少還要3次加息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在加息作用下,9月CPI已經見頂,第4季將呈現下降趨勢;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加息有助於控制通膨預期,加上高基數效應,CPI很可能將於10月見頂回穩。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副主任胡遲則表示全年CPI漲幅要控制在3%以內,至少需要3次0.5個百分點幅度的加息。

各國看好加息效應

大陸央行宣布加息後,國際金融市場普遍感到意外,美、歐、俄、日及拉美等地股市、大宗商品市場及新興市場貨幣出現拋售,原因是投資者擔心大陸需求會降低,而大陸是世界經濟復甦的主要引擎之一;不少外國官員和專家認為,大陸央行此舉旨在遏制通膨,防止經濟過熱,是個利多消息。

日本銀行副總裁西村清彥在評論大陸加息政策時表示,從防止經濟過熱、保證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角度而言,這是很好的決定;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也讚揚大陸提高利率的方向是正確的。

美國媒體普遍認為,大陸加息是針對國內經濟過熱增長、抑制通膨預期之舉;美國《洛杉磯時報》的報導說:「中國央行的決定旨在勒住恣意狂奔的房地產市場,並遏制通膨預期。」報導表示,此次加息的幅度不可能讓大陸經濟減速很多,但對美國和其他向中國出口產品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

文章來源: 旺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