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2日 星期二

國台辦:陸資赴台限制多


工商時報【記者康彰榮/廈門報導】



國台辦經濟局局長徐莽昨(8)日表示,兩岸經貿關係至今仍未實現完全正常化,大陸仍有2,200多項產品無法輸台,而且開放陸資赴台投資的項目也十分有限。他呼籲台灣方面盡快、全面履行加入WTO承諾,早日實現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並推動兩岸投資更加自由化。

徐莽於昨出席在廈門舉行的「兩岸經貿合作與發展論壇」時,提出上述看法。徐莽還在會中透露,在兩岸針對早期收穫產品的協商過程中,大陸從3方面做出了善意的安排:一是既未要求台灣進一步開放大陸農產品輸入及弱勢產業降稅,也未要求開放大陸勞務輸台;二是在自身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業的情況下,仍列入原產台灣的數控機床產品;三是為使早期收獲切實惠及台灣各界,大陸還主動開放箱包、襪類等惠及中小企業的產品。

對於後續協商,徐莽指出,需要在兩岸做好全面評估的基礎上,共同積極推動以下任務: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有待盡快設立並投入運作,協調、組織各項協議的商談,推動兩岸加強在知識產權保護與合作、金融合作、海關合作、產業合作、等電子商務合作等領域協商的盡速展開。

其次,是納入ECFA早收的貨物貿易產品和服務貿易業別,僅佔兩岸產品和業別的一小部分,大量雙方重點關注的產品的降稅和服務的開放,將通過後續協商加以解決。再者,貿易救濟協議、爭端解決機制等兩岸間重要保障機制有待建立。

曾參與ECFA磋商的原銀監會國際司司長韓明智則表示,從他的觀察和體會來看,兩岸在有些合作方面的表現,頗有猜測對方的意圖或主觀判斷對方的考慮,這些做法無益於合作深入下去,且很可能使合作初衷被扭曲。

韓明智建議,兩岸應加快互設機構的進程,不要人為設置一些准入條件,例如要求在OECD國家設立2年代表處,他認為這個人為限制現在聽起來很滑稽。

文章來源: 中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