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文化界籲兩岸互設民間機構


(中央社記者郭玫蘭、劉正慶台北6日電)兩岸文化界代表今天在文化論壇上,呼籲兩岸互設民間文化辦事機構;他們希望雙方商簽文化交流協議,促使兩岸文化交流機制化、常態化。



  「把握契機、開創新局:2010年兩岸文化論壇」在台北喜來登大飯店舉行,論壇綜合報告,由大陸文化部港澳台副主任侯湘華說明兩岸文化界人士共同的建議。

她說,很多兩岸文化界人士談到,希望能夠商簽兩岸文化交流協議,並為協議的簽署創造條件。兩岸交流已經有23年,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今後兩岸文化交流的方向,應有共同的規劃。

侯湘華說,文化交流在機制上得到保證,有一些便利的通道,讓兩岸交流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促使兩岸文化交流機制化、常態化。

她說,從事藝術交流、文化交流的專業人士都呼籲兩岸互設民間文化辦事機構,建立順暢的聯絡機制,這樣才能處理兩岸文化交流中涉及的服務、推廣和權力保護等事項。

侯湘華說,兩岸文創產業的合作領域,空間非常大,而且雙方合作意願都非常強烈,這涉及協商建立兩岸文化產業間的對話平台,解決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問題,建立一種保障機制。

她說,雙方也談到市場開發、市場准入和互惠等;另外成立兩岸經營文物拍賣機構,導入國際拍賣市場等,這些都是可以推動的。兩岸合辦展覽、論壇等也是如此。

  侯湘華強調,希望兩岸共同開拓國際文化市場,讓中華文化向海外、全世界推廣。

  她說,今天會上,兩岸專家也針對文物與非物質文物遺產保護、傳承與利用,進行研討,為推動相關工作而努力。同時推動兩岸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研究機構和一些群眾藝術館、地方文化館的交流和合作。

  侯湘華說,與會代表也同意兩岸共同舉辦漢字藝術節,並合作編纂中華文化大辭典。

  她說,加強兩岸文化藝術的交流,合作打造優秀的劇目,也是努力的方向。兩岸將共同把中華文化的成果推向世界,將原先的較量變成一種資源整合。

  此外,侯湘華說,兩岸在文獻資料研究,建立資源共享平台、資源庫、歷史資料領域,也有很多合作空間。990906

文章來源: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