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中國總工會要求基層工會「硬起來」


(中央社台北5日電)在工會因密集發生的罷工事件受到檢驗之際,中國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全總)公開要求基層工會向企業發出協商要約,並可對拒絕配合的企業追究法律責任。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全總「明確要求」基層工會要主動向工資集體協商未建制、拒建制及工資協議到期的企業發出協商要約,並對拒絕或變相拒絕要約、不按期響應要約等行為,由地方工會下達「整改建議書」。

在這個明確表態中,全總也表明,對拒不整改的企業提請勞動行政部門「依法處置」,並對逾期不改的企業,應配合勞動行政部門「依法進行查處,追究其法律責任。」

全總也要求各地工會積極參與地方各級人大、政府關於工資分配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將集體協商機制逐步納入法制化、制度化軌道;爭取對工資集體協商要約、程序、信息提供等設立必要的強制性條款,強化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執行力。

全總日前表明,要各級工會進一步加大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力度,力爭到2012年基本在各類已建工會的企業實行集體合同制度。

報導分析,這次全總直接向基層工會提出有關要求,援引法律途徑作為有關工作的後盾,是為了對外展現全總在這方面的立場,同時突出官方體制下的工會仍能有效維護工人權益。

近期中國連串的罷工事件至今尚未完全平息,加上具代表性的代工龍頭企業台資富士康公司的大陸工廠稍早前接連發生員工跳樓事件,導致外界高度關注中國內部勞工的工作權益和收入情況。

官方背景濃厚的全總及屬下工會儘管名為勞工組織,但卻在這輪勞工問題凸顯期給外界與基層工人脫節、被邊緣化的印象,既無法代表工人利益與資方談判,也沒有發揮調解勞資衝突的應有功能。

全總是一個群眾組織,與中共黨政機關在歷史上關係密切。目前主席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

根據中國「工會法」,所有工會在單一制下都必須加入全總。除地方總工會,各產業在全國和地方都設有產業工會組織。

據全總數據,截至2009年年底,全國工會新增會員1417.3萬人,其中農民工會員798.3萬人,工會會員總數達到2.26億人。

工資集體協商又稱工資共決,是指透過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經營者就企業工資分配制度、分配形式、收入水平等事項進行協商的收入分配方式,被中國視為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中的重要部分。

截至2009年底,中國全國共簽訂集體合同124.7萬份,覆蓋企業211萬個,覆蓋職工約1.62億人。990705

文章來源: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