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兩岸經濟協議」面臨實質考驗


一、相關情況   1.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上月31日在北京出席北京市台商協會成立20週年表示,兩會即將進行第五次商談,現在一切準備都是為了簽「兩岸經濟協議」。至於能否在6月中下旬簽ECFA,他表示,這是大概的時間,「大家都往這個方向努力,我是樂觀的」。  大陸國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出席上述活動時也表示,兩會商簽ECFA的事都在抓緊準備,前景很好,雙方都在努力。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楊毅上月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兩會專家針對ECFA進行兩次工作商談,都有明顯進展,大部分問題已達成共識;ECFA是一個綜合性經濟協定,涉及面很廣,能在短時間取得如此進展實屬不易。至於早期收穫計劃,雙方都認可應遵循快、易、少的原則。早期收穫計劃只是框架協定實施的第一步,不可能一次解決所有企業關心的問題。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在協定生效後,雙方還可以儘快開展貨物貿易以及服務貿易協定的協商,以解決未能納入早收計劃產品降稅及服務業市場開放問題。他表示,兩岸兩會專家正加緊準備第三次工作商談,爭取在第五次兩會會談時簽署協定。   2.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本月一日在例行記者會回答媒體提問時說,關於台灣與其他國家簽自貿協定(FTA)的問題,「我想原則性的告訴你,中方對於台灣同其他國家開展非官方的經貿往來不持異議,但是對於官方性質的協議,我們是反對的。」稍晚大陸外交部網站刊出文字實錄,將馬朝旭口語調整為:「我們對我建交國同台灣開展民間經貿往來不持異議,但堅決反對同台灣發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此言一出,台灣政界波瀾四起,質疑大陸外交部反對台灣與別國簽自由貿易協定。   本月三日大陸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續有媒體追問中共反對台灣與其他經濟體簽署FAT是否為官方立場時,發言人姜瑜簡單答稱:「關於台灣開展對外交往,我的同事上次已經作了原則的回應,沒有必要對此進行過度的解讀」,並未就此多作說明。   3.有關ECFA簽署時程,馬總統本月二日接受BBC專訪時重申,預定六月簽署兩岸經濟協議(ECFA)的時間表,並未改變。馬總統說,雙方都希望能夠儘快簽訂ECFA,也積極協商,畢竟這是雙方第一次協商這麼大規模的協議,需要花點時間形成共識。



 本月三日,馬總統接見大陸台商會代表一行指出,目前政府與大陸洽簽兩岸經濟協議,這對台灣未來發展具有關鍵性影響。大陸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及進口市場,我們不能忽略這個市場的發展,簽訂兩岸經濟協議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降低關稅、保護智慧財產權,以及保障投資。   針對近日媒體大篇幅報導中共反對我與其他國家簽官方協議,馬總統在多個場合公開回應稱,兩岸同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身為會員,我們本來就有這個權利,在行使當中不應該受到干擾。他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與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曾簽署過條約或協定,不論這些國家與台灣有無邦交,只要是政府或者政府授權的人員簽署,就是官方協定。

二、情況研析   1.去年底在台中舉行的第四次江陳會上,為了推動兩岸經貿關係制度化,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雙方同意將ECFA列為下次重要推動議題。第五次江陳會即將舉行,ECFA協商已屆關鍵時刻。  海基海協兩會復談以來,已簽署了12項協議,目前兩方積極洽商的ECFA,對增強海峽兩岸互信、開創台海和平繁榮無疑更有正面作用。  馬總統近日接見賓客時,多次強調希望在本月內能夠完成ECFA協議簽署。誠如美國副國務卿史坦柏格所說,ECFA可為兩岸的互動建立真正的基礎,這個基礎對促進和平、解決歧異、避免衝突非常重要。大陸方面亦多次表達願意儘早簽署ECFA,惟隨著江陳五會舉行日期迫近,有關六月簽署ECFA的時程,不時傳出雜音,諸如早收清單、租稅協議等都存在差距,或多或少讓外界隱約感受到六月簽定,似乎仍有難關。  據悉,兩岸洽商中的ECFA,早期收穫清單正在清倉盤整中,雙方各有爭取早收項目,其中牽扯到大量技術問題,還涉及兩方相關產業經濟利益,兩方存在差距,均有待兩岸兩會專家在第三次工作商談中努力克服,方能在江陳五會中達成預定目標。   2.ECFA猶待兩方努力之際,竟又發生一場FTA(自由貿易協定)風波。馬總統曾表示,政府整體國際經濟戰略,是壯大台灣、連結亞太、佈局全球,在與大陸簽訂ECFA之後,還希望再與主要貿易夥伴洽簽自由貿易協定。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日前回答媒體有關FTA提問,被解讀為大陸反對台灣與其他國家簽FTA,引發台灣政界一片譁然,撻伐聲四起。馬總統三度堅定表示,與他國簽署FTA,是台灣要生存發展必須要走的路,籲請大陸不要阻撓。   稍後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聲稱沒有必要對此過度解讀,為此事降溫意圖明顯。其實,大陸外交系統論及台灣國際空間議題,立場向來強硬,這回的FTA風波,不過重申其既定原則,甚至還有講過頭之嫌,才在事後以文字稿來降低針對性,並在兩天後的記者會上,刻意封口,以免擴大事態。實際上,台灣加入APEC、世貿組織,及以觀察員身份出席WHA,均是在顧及尊嚴、平等情況下,以適當名義參與國際事務。在ECFA簽署後,與外國商簽FTA,乃理所當然之事。   3.兩岸之間無小事,任何一起過去習以為常的發言或事件,很可能攪亂一池春水,衝擊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兩岸互信基石。   反對黨自是反對兩岸簽ECFA,當今年二月底溫家寶在ECFA問題上提出讓利說,也成了炒作話題,不但質疑、攻擊,甚且要發動公投反ECFA。FTA風波又是一例。極力阻撓兩岸簽署ECFA的反對人士,抓住時機,逕稱簽了ECFA,中共仍會阻撓台灣與其他國家簽FTA,據此宣稱反對兩岸簽ECFA的質疑是對的。  馬總統日前接受BBC訪問時指出,兩岸必須更有誠意,在協商包括ECFA在內等難度較高的協議上,釋出更多善意;如此,兩岸人民才能創造這個區域前所未有的和平環境。對台灣及大陸領導人來說,現在正是考驗智慧的重要時刻。

 來源:國民黨中央政策會大陸情勢雙週報1576期

 【中央網路報】

文章來源: 中央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